×
读书的命
  • 分类:点滴
  • 发表:2024-05-15
小时候家里穷,由于营养不足,我整个儿出脱得就象贫瘠土壤里长出来的一棵豆芽菜。乡下几乎所有的算命先生都众口一词,说我是读书的命,长大了要吃笔杆子饭的。
这其实不过是一个近乎安慰的迷信,按照现在时髦的说法,算命先生的话是“信不信由你”。而我那目不识丁的父母肯定是深信不疑的。他们为了栽培出祖上的一位读书人来,勤扒苦熬。耗尽了一生的心血。
当然,对未来命运的向往,同时也鼓舞着我幼小的心灵。但是,对一个农家苦孩子来说,要读书并不容易。生计的窘迫倒在其次,问题是根本无书可读,小学里只开半天课,还没有课本。读到三年级的时候,教语文的老师别出心裁,选了《毛主席诗词选》当课本教,还将自己订的一本《人民文学》拿出来给我们这些十来岁的孩子看。我似乎生来就对文字的东西有一种亲切感。到期末时,老师教的每一首诗词,虽然意思弄不大懂,我几乎可以全部背下来;而那本《人民文学》,总是传到我手里时,就不肯再给其他同学。有一年的暑假我在外祖父家中发现一本破了皮的《水浒传》,便毫不犹豫地把它偷回家中,整个夏天,躲在蚊帐里象数米粒一样地“数”完了这厚厚的一本书……
我是祖祖辈辈以来第一个读书读到省城里去并端上城里饭碗的。在以后的生活道路中,我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。读书成了我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读书成癖,便产生了写的欲望;爬格子成瘾,读书之痴便愈深。似乎是为了验证算命先生的话,我真吃上了笔杆子饭。
长大后身体依然孱弱,脸上又添了一副眼镜,更其符合了读书人的特征。平时认识不认识的人都说我天生是读书的命,不然真是一无用处。善意的揶揄也好,轻看的嘲弄也罢,我都全盘接受,大有“时人不识余心乐”的意味。中国的先贤说“书犹药也,善读之可以医愚”;西方的哲人也说“读书之于心灵,犹如锻炼之于身体”。“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”。我想,对于我这个懵懂的农家少年来说,没有书籍的营养滋补,心灵和身体会一样地孱弱不经,展现在我眼前的世界将是狭小的,我的人生也将是另一番境界。读书的命有什么不好!
然而,书斋历来就是寂寞的。与书相伴,就注定要远离棋牌麻将OK厅咖啡屋,远离灯红酒绿的喧嚣尘世,失去许许多多哪怕是唾手可得的东西,还要忍受世俗的偏见和精神的流放。这也许可以说是读书人的命。
但是,读书人也是幸福的。在案头山水中跋涉旅行,与先哲智者交流对话;在书中获取思想,在书中分辨善恶,在书中贯通古今;读书人可以不被世间的金钱和物欲所困所扰,读书人的心灵可以得到自由和飞升。这不正是读书人的幸福么!
培根说过:书籍是在时代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,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。
正是读书人担负起承接这“珍贵货物”的使命;而这一使命,无疑是光荣而神圣的!
(刘贤冰《边走边想》)
Top